爱华学校招生咨询

  • 学生姓名*

  • 联系方式*

  • 报读年级*

  • 现就读学校

贵州天眼研学 | 这一天,同学们一起去感受宇宙级的浪漫!!!

2024-12-19 10:15


宇宙级的浪漫


科技教育如何做加法?

如何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


最好的方式

莫过于打破教室的围墙

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

让同学们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




在贵州研学的第二天,我们踏上了一段充满启迪与梦想的旅程,走进了南仁东事迹馆,聆听了FAST筑梦人的故事,又在天文与航天的交响曲中,与宇宙展开了亲密的对话。


南仁东事迹馆——

精神的火炬,照亮梦想之路

在南仁东先生事迹馆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他并肩前行,感受他对科学的执着与热爱。他的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更让我们被他的科学精神深深感染。





天文与航天的交响曲——

在宇宙中穿梭,探索未知


紧接着,我们走进了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九号宇宙航天馆,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专业的讲解、生动的互动体验,让原本遥不可及的天文知识和航天科技变得触手可及。在这里,我们聆听了外太空的电波,解读了宇宙密码“光”,在天象馆里沉浸式探索了八大行星,浩瀚星空下,我们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勇敢地追寻着科学的梦想。



FAST探秘——

与宇宙对话,感受科技的力量


作为天文界的超级明星,FAST以其500米的庞大身躯,成为了我们此次研学的必访之地。乘摆渡车前往核心区,我们一路学习天文知识,徒步登顶望台,了解12星座知识科普。站在FAST的脚下,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仿佛听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呼唤。观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了近距离目睹这座宏伟的大国重器,了解它如何捕捉来自宇宙的微弱信号,聆听科学家们背后的奋斗故事,激发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



AMAZING DAY



体验科学魅力——

亲手搭建天眼模型


在研学营地的实践课上,我们更是亲手搭建起了天眼模型。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一步步完成模型的搭建,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我们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FAST的工作原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与魅力。




研学感悟——


此次游学之旅,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大国重器”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战略意义,南仁东先生及中国科学家们的卓越事迹激励着新时代的少年积极向上,面向未来,科技强国,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以下为部分部分爱华学子研学感悟。



……唯“中国之眼”令我难忘,站在眺望台上,俯瞰“大国重器”,在导师介绍中“500米口径”、“30个足球场”、“4400块反射面板”出现在眼前,使我看见南仁东先生以及“FAST”团队的努力,这不仅是国家富强的体现,也是中国挺直腰杆的巨匠之作,使我怀揣梦想更加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每一代都有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


——黎振贤《仰望浩瀚宇宙 回望辛勤功臣》



……爬了749级阶梯到达中国天眼观景台,这一路的足迹见证了中国科学家们在对中国天眼选址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在观景台上,肉眼即可见证那口被誉为“大锅”的状况景象,感谢南仁东先生及他的团队为这项工程做出的诸多付出!


最后来到了天文体验馆和南仁东纪念馆,从中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正所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科学家们的坚持不懈、一丝不苟、认真钻研,从而才有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中国……


——吴梦《感悟科学家精神与科学力量》



研学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天眼”,直径500m,它的选址过程极为艰难。南仁东先生亲自带领团队,翻山越岭,遍历了一个又一个盆地。在总共330个备选地点中,他们最终找到了一个最适合“天眼”建设的完美地址。


搭建“天眼”所需的材料也是一大难题。面对困境,南仁东先生始终坚定信念,他鼓舞团队成员永不言弃。他常说:“我们要为中国打造一个天眼,为中国科学事业不断奉献。”正是这份坚持与执着,让“天眼”得以顺利建成。


如今,“天眼”一眼望穿百亿光年,洞见宇宙尽头,它用一次又一次的世界级科学发现,为我们带来了宇宙级的浪漫与震撼。

——吴雪萱《贵州之旅,感受宇宙级的浪漫》


△部分研学手册展示




爱华学校独特的教育特色——“科技让学校更有效”。在这里,科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更是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课堂内,先进的科技教学工具让知识传递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课外研学活动,则让孩子们走出教室,亲身体验科技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此次研学之旅,正是爱华学校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更在实践中感悟到了科技对于个人成长、国家繁荣的深远意义。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孩子能在科技的引领下,勇敢追梦,不断探索,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唐菊敏   
一审:胡慧彤   
二审:杨娟
三审:伦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