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突破”和“创新”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营造乐学善思的校园氛围,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科学探索力和创新力的活力校园。
2025年4月10日至4月11日,南宁市爱华学校举办了爱华二十四节·校园科技节,涵盖了物理、化学、地理三大学科特色课堂与活动,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每一个梦想都能勇敢飞翔,每一次尝试都能让火花绽放。
AI+之夜
硬壳课堂
在课堂中,通过分年级设计的学科活动,结合AI工具的赋能,在活动中理论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提高跨学科实践中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活动中,同学们借助AI工具的强大功能,轻松设计出精妙的虹吸装置,通过观察虹吸现象,深刻理解了流体力学原理。
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化身“小小工程师”,探究纸张的力学性能与结构设计的关系,在AI的优化下,设计出承重能力超强的纸张结构。
高二年级同学们深入探究电磁感应与电动机工作原理,利用小型直流电动机制作套装和先进的AI设备,优化电动机设计,让电动机在手中焕发出强大的动力。
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按照科学配方,将小苏打与柠檬酸巧妙混合,看着化学反应的神奇魔力。
原电池小车的制作,则让同学们深入探究了原电池原理及其在机械能转换中的奥秘,结合AI技术优化设计,让小车跑得更快更稳。
同学们用广泛pH试纸检测常见饮用品的酸碱度,更深入地认识了生活中的酸与碱,感受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生物学科的奇妙世界里,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场探索生命奥秘的精彩之旅。大家用灵巧的双手将细胞的基本结构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不仅深入理解了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更在模型设计的过程中,领悟了科学严谨性的重要。
生态瓶制作环节,同学们构建属于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观察着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奇妙过程,对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而印花帆布袋制作,同学们同样在其中融入了对生态理念的理解,用创意为环保助力。这些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让大家在探索生物奥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校园科技展
科技节上,灵动活泼的机器狗来到了学校,它不仅展示了高超的行走、跳舞、避障等本领,还能与同学们进行简单互动,仿佛拥有智慧的小生命,引得大家阵阵惊叹与欢呼。
同学们戴上VR眼镜后,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空间之中,体验遥感操作、模拟火箭发射等,深化对地理信息技术和航天工程的理解。
与此同时,科普大篷车也满载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趣味实验,停驻在校园一角,同学们纷纷驻足围观,在科普志愿者的引导下,亲手操作各种科普仪器,感受科学实验带来的神奇与魅力。
科技节闯关活动采用时间轴形式,对各项重点活动进行了清晰、有序的标注,为活动流程提供了直观、准确的指引。同时,精心设计了闯关地图,同学们通过完成地图上对应学科的实验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各类精美礼品。
物理学科
“挑战平衡!易拉罐斜塔”让我们通过调整倾斜角度,领悟重心平衡的奥秘,对比了圆形罐底与方形盒子的挑战差异;“光之舞”里,激光在水槽中展现全反射,揭示光折射变化的奇妙;“弹射飞机”让我们探索抛体运动与升力原理,挑战飞行距离与精准着陆;“好大的‘口气’”则借助伯努利原理,让我们体验一口气吹饱塑料袋的乐趣;“挣脱重力束缚”中,塑料丝因静电力悬浮,尽显静电神奇;“合力对抗大气压”让我们感受大气压强的力量,见证团队合力的强大。
化学学科
这场“科学探索综合挑战”活动涵盖多领域趣味实验:在“中和行动”中,我们用酚酞指示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探索化学平衡,思考酚酞显色原理;“晶胞模型挑战赛”则让我们搭建晶体结构,揭秘材料性能,并探讨石墨与金刚石导电差异及晶胞边长变化的影响;“探究之路”通过二氧化氮实验,感受温度对平衡移动的作用,分析气体颜色变化;“酸碱探秘”中,我们测定饮品pH值,对比酸碱度,讨论碱性水“中和胃酸”及低pH饮品的牙齿影响;“滴定大闯关”以酸碱滴定实验,计算未知浓度,思考实验误差。
生物学科
“细胞工厂大建造”里,我们用彩泥捏出动植物细胞模型,探讨代表“生命”的颜色,模型优秀者可获积分;“生态瓶脱口秀”通过知识竞赛揭秘微型生态系统生存法则,思考生物能量获取与植物存活原因,答对可加分;“植物速记大师”让我们观察记录校园植物特征,认识新植物并思考外来物种影响,达标者有积分;“花的解构革命”则带领我们解剖花朵,了解结构与传粉方式,说出结构即可获积分。活动既动手又动脑,收获满满,期待下次再探生物奥秘!
科技筑梦
永不止步
这场科技节打破课堂局限,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了先进的科技成果,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与无限热情。
科技文化节虽已落幕,但爱华学子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永不收官。那些在做实验时专注的眼神、在活动场上拼搏的身影、在合作中深度的思考,都将化为成长的养分,滋养未来的创新之路,爱华少年们正以青春之名,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科技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