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南宁市第八中学举行大思政学科高二融合展示课,应南宁八中团队邀请,我校思政学科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积极参与南宁八中公开课,学生深入课堂与八中学生同上一堂课,与八中老师近距离接触交流。
在八中的课堂中,爱华学生们迅速融入课堂,以饱满的热情和专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
精彩课堂展示
第一堂展示课上,八中教师巧妙地从历史层面切入,引导学生剖析不同历史时期礼与法的边界与侧重。通过对古代礼法制度、近代法律变革以及现代法治社会等内容的讲解,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礼与法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内涵与作用,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进步。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一种理性视角。
第二堂课聚焦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校园霸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专题校园宣传活动案的设计,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团队协作能力,从宣传海报的制作、宣传视频的策划到宣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反复打磨。同时,教师结合《民法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为学生们科普了在遭遇校园霸凌时如何及时保护自己的权益和人身安全。学生们认真聆听、积极记录,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更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校园霸凌的能力,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生活大课堂相结合。
深度教研交流
课后,南宁市第八中学与南宁市爱华学校的任课老师进行了深度教研交流。双方教师围绕大思政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问题。通过交流,双方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为今后的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两校学生交流
爱华的学生们则积极与八中的同学展开交流,将课堂上的思考与感悟进一步延伸。除了课堂内容的交流,同学们还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特色做法和经验。
我校的学生介绍了学校在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方面的丰富形式,如爱华二十四节·思政节·摄影大赛、红色文化研学等;八中同学则分享了学校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教学等。通过这些交流,两校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为今后的思政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此次活动作为南宁市第八中学与南宁市爱华学校教育教学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在南宁市第八中学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下,我校得以进一步拓展丰富教育资源,充分汲取八中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